TW politics
  • 台灣政治
  • Untitled
  • Untitled
  • 政黨
    • 國民黨
    • 民進黨
    • 時代力量
  • 政治人物
    • 韓國瑜
    • 柯文哲
    • Untitled
  • 政策
    • 是否支持核能
  • 媒體
    • 東森新聞
    • 媒體
Powered by GitBook
On this page
  • 支持核能和反對核能的論點整理
  • Topic
  • 一般表述
  • 能源占比及計畫進度
  • 台灣斷層地質問題
  • 核電廠本身安全性
  • 廢棄核廢料
  • 環保減碳及空氣污染
  • 國際趨勢
  • 電費成本
  • 歷史核災及核災風險
  • 替代能源政策
  • 台灣
  • 他國
  • 他方專家評論及完整論述
  • 各方團體評論
  • 各方個人評論區

Was this helpful?

  1. 政策

是否支持核能

PreviousUntitledNext東森新聞

Last updated 6 years ago

Was this helpful?

支持核能和反對核能的論點整理

歡迎共筆,討論請理性勿戰,謝謝。 共筆方式若怕修改別人的部分可以改以補充或加上評論。

Topic

公投第十六案:您是否同意,廢除電業法第 95 條第 1 項,即廢除「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以前,全部停止運轉」之條文?

一般表述

(計畫闡述及未有明顯證據的部分)

持核

  • 『以核養綠』有三重含義

    • 核能跟再生能源,都是國際上定義的clean energy,核能就是綠能

    • 再生能源是相對比較不成熟的能源,所以,我們應該要用核能來培養再生能源的發展空間

    • 以核養綠最重要的含義,『養綠』,養的是環保生態的綠,我們合理地利用clean energy,避免大規模的生態的破壞跟大規模的開發,我們就可以有一個生態環保的家園

      • 事實查核:

  • 大躍進式的、大規模地開發再生能源,已經造成了許多的生態環境的破壞

  • 國內的一些倡議型的環保團體卻對這件事情坐視不管、他們護航中央政府的廢核的政策

  • 核能成本低且可提供大量電力

  • 核能可取代燃煤,減少碳排

反核

  • 我們相信過去就是有核能、有綠能的情況下,它長不出來好的綠能,所以,今天這個時候政府推綠能的時候,大家必須得認真地來重新思考,綠能要怎麼做,才符合更多的環境生態

  • 2025 非核家園規劃完整

    • 核電廠年限 40 年,讓他們準時除役

  • 因為過去多年有核能的狀況下,以核養綠沒有很成功

    • 太陽能是往前走的能源,我們應該要好好的鼓勵

能源占比及計畫進度

持核:

  • 非核家園的「五二三零」,所謂三成燃煤其實是做不到的目標

    • 待求證:

  • 以核養綠所提出的「潔能家園,一二三四」,他要的只是回到馬政府時期四成燃煤的合理平衡狀態

  • 不蓋核四會缺電嗎?

反核:

  • 彭博預估

    • 2025 年有 10GW 太陽光電裝置,2.2GW 風力,

      • 但是政府預估 20GW 太陽光電裝置、4.2GW風力

    • 彭博預估燃氣是 37 燃煤是 54

      • 燃氣50、燃煤 30

    • 光電進度已超過 2018 預期目標

  • 台電電源新增與除役規劃

台灣斷層地質問題

持核

  • 核四附近四個斷層不是活動斷層

    • 核一、核二、核三以及核四的附近的地質狀況,它有第二類的活動斷層

  • 美國NRC(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)的選址

    • 是在選址的當下,沒有發現第一類活動斷層。那如果有第二類活動斷層的話,他必須要經過「安全停機」的耐震評估

      • 評論:所以是否符合規定?

  • 核電不會輕易被震垮

    • 311大地震時,女川核電廠沒有發生核災

    • 世界上從來沒有核電廠因為地震出事,包含福島核災

      • 評論:不會震垮不代表不會核能外洩

反核:

  • 美國核管會的規定是在距離場址8公里內的地方不能有斷層

    • 核一廠跟核二廠距離山腳斷層,分別是5公里到7公里,而恆春斷層距離核三廠大概是800公尺的距離

    • 因為40年前在蓋核一廠、核二廠的時候,其實我們地質的調查,還沒有這麼完整,所以是先蓋了之後,才發現有這樣的斷層

  • 美國核管會活動斷層的定義

    • 基本上是50萬年,它中間有做過這個移動的話,基本上都算活動斷層

    • 台灣目前是算10萬年

  • 核電廠近斷層

    • 核一核二核三都非常鄰近山腳斷層和恆春斷層

核電廠本身安全性

持核:

  • 核電很多都延役

    • 全世界其實已經有95座機組運轉超過40年的年限

    • 「核電廠延役」這件事情它不是一個正式的名稱,正式名稱叫做「運轉執照更新」

    • 美國有98座的反應爐,其中有超過84座的反應爐都已經獲准延役

    • 超過60年,甚至有幾座核電的反應爐已經準備著手延役到八十年的申請

  • 核一、核二各一部機組停機事件

    • 其實是因為政治性的長期停機,相關的檢修安全報告都已經回復

      • 事實查核:

  • 工程品質低落?談核四廠施工品質

反核:

  • 核電廠年限 40 年,讓他們準時除役

  • 現在核一廠的兩座機組都沒有辦法運轉

    • 黃國昌批評,擁核方說核電廠非常安全、台電跟原能會有能力做把關,但2016年,核二廠2號機完成大修、通過原能會安全檢測,沒想到併聯發電卻發生避雷器爆炸的事件

    • 核二廠2號機在停機超過600天後,在2018年3月27日併聯發電,未料隔天又因蒸氣控制閥出狀況而跳機。

  • 2001年,台灣曾爆發最嚴重的核子事故「3A級的原子事故」

    • 2001年3月18日核三廠發生的「全黑事件」,當時因廠外輸電線路遇鹽霧害問題,導致核三廠內部、外部完全失去電力,而在廠內安全交流電源系統故障、緊急柴油發電機也無法供電下,造成1號核電機組的2串緊要電源匯流排同時失電,反應爐的ㄦ冷卻系統因而喪失動力,無法把冷卻水打入反應爐,機組進入3A事故

  • 2013年4月8日到7月1日

    • 核三廠2號機161kV外電系統連續喪失功能長達84天,原因在於台電進行啟動變壓器例行大修時,沒有重新設定啟動,原能會分析,核3廠2號機這段期間的爐心毀機率,提升為正常運作的2.7倍(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廠1~3號機,就是因為無法降溫而發生爐心熔毀的憾事),台電因此遭到開立四級違規

廢棄核廢料

持核:

  • 反核運動在各國都是政治問題,不是技術問題。科學界、工程界有方法處理

    • 不管是高階、低階,高階燃料池就是移到乾式貯存槽,未來找一個穩定的地質來掩埋,核廢料是可以做到不影響生態圈和生活圈的廢棄物。

  • 芬蘭有安克羅計畫,目前還在興建當中,可以儲放高階核廢料的計畫

  • 核廢料可以被處理

      • 高階核廢料的處理方法

        • 濕式貯存、乾式貯存、再處理、核種異變、深層地質處理

反核:

  • 高階核廢料至今無處可去

    • 核一核二要把用過得燃料棒放在燃料池裡面,但當時興建裡面,燃料池只有20年的size做設計

      • 當時40年蓋的時候他們認為20年後可以找到放高階核廢料的地方,但沒有,全世界都沒找到。

      • 現在採取密集化處理,很可能增加意外事故的風險

  • 為什麼全世界這麼多科技比台灣先進的國家,只有一個享有特殊地質的芬蘭找到最終處置場,其他國家還是在傷腦筋

    • 高階核廢料需要萬年以上的時間讓輻射劑量衰變到安全值,而要找到萬年穩定的地層並不容易,全球至今還沒有任何一座成功啟用的核廢料最終處置場

    • 多數國家的高階核廢料都還是「暫時」儲存在電廠附近

    • 全世界目前只有芬蘭和瑞典,找到地層穩定、可存放核廢料10萬年以上的地方,不過真的開始動工的目前只有芬蘭的奧爾基洛托島(Olkiluoto)處置場

環保減碳及空氣污染

持核:

  • 非核家園。根據彭博新聞社的預估,53%是燃煤造成的,37%是燃氣

  • 以核養綠所提出的「潔能家園,一二三四」要的只是回到馬政府時期四成燃煤的合理平衡狀態

    • 事實查核:士修這個說法說了蠻久,馬政府四成燃煤,但蔡政府時期有更多的燃煤,我們稍微作一下統計,從2008-2016年馬政府時期,燃煤平均佔比是48%,蔡政府從2016-2018年是46%

反核:

  • 2017 年是 47%,2025非核家園希望把燃煤降到30%

    • 相對地以核養綠用 40% 的燃煤

      • 會造成空污

  • 燃氣比起燃煤不管是PM2.5還是硫氧化物或是氮氧化物,相關數值都少很多

  • 此篇文章暗示交通、工業等因素造成的空汙可能比燃煤還要大

    • 寫在反空汙前夕,一篇落落長的數據文

國際趨勢

持核:

  • 現在有451座正在運作,興建的有54座,計畫中有151座,提案中的機組有337座

    • Mycle Schneider這位法國反核人士寫的報告錯誤

  • 德國也是走向非核家園,但他在波昂氣候峰會上被世界各國代表圍剿,因為非核反而增加大量燃煤使用,英國法國他們有核能發電以及相對充沛的天然資源,可以定出終結煤炭的時間表,梅克爾承受很嚴重的政治壓力

  • 日本,在零核電時期燒天然氣燒到破產,安倍政權重啟核電,目前日本已經重啟九座反應爐,調降兩次電費

  • 韓國省電只省了不到1座核電廠的電量

    • 目前韓國仍在增建核

    • 韓國都已經要把他們的核電廠整廠輸出核電廠到阿拉伯的產油國家

  • 2011有福島核災,讓全世界核工業、核電廠的建設停下來,可是核電產業這三年有復甦

  • 法國未來核電佔比即將下降到50%

    • 其實是因為用電需求增加,以及增加的部份是由再生能源相輔相成,才稀釋核能機組

  • 廢核是世界主流?

    • 全世界現有435部核電機組正在運作,

    • 更有231部核能機組正在興建

反核:

  • 近況下來講,核電廠興建大減

    • 主要都是中國、俄羅斯興建

  • 再生能源是國際趨勢

  • WNA世界核能協會所提的國際核電廠數字很多個都在規劃建議,這十年來就是這樣,所以核電沒甚麼在蓋

    • 計畫中、建設中計畫跟建議中,其實坡度是往下走的

    • 且核電全球發電量佔比逐漸往下走

      • 2017年全球增加157GW再生能源,風力增加52GW 太陽光電增加大概97GW,核電只增加3.3GW

  • 全世界除了中國、俄羅斯大幅興建核機組外,其餘是零星建造,至於先進國家幾乎是陸續剔除

電費成本

持核:

反核:

  • 日本算上核災,電費是所有電費最貴

  • 工業用電優惠與電價

    • 台灣工業用電價格每度僅二.三六元,全球第四低

    • 但台灣工業用電補貼過多也是真的

  • 黃國昌舉核能研究所2013年做出的研究,假設核四商轉、到了2020年,核電發電均價成本報告,每度電是2.43元

    • 根據台電資料,2018年9月為止,各能源的發電成本分別為

      • 自發電力:燃煤發電 1.62元、燃氣發電 2.35元、核能發電 1.24元、再生能源發電 1.77元

      • 購入電力:燃煤發電 2.14元、燃氣發電 3.14元、再生能源發電 4 .01元

  • 黃國昌也指出,根據媒體披露,負責支付核電廠除役及核廢料的「核後端基金」(每發1度核電就提撥0.17元作為未來除役的基金),估計最少還短缺了3000億的除役費用

歷史核災及核災風險

持核:

    • 三哩島核災

      • 三哩島核災是機械故障與人禍同時發生,而人禍是比較主要的事故原因。人禍包括了,緊急運轉程序設計不當與訓練不確實、人員甄選不當

    • 福島核災是人禍

      • 日本政府主管機關、與被管理民間機構間有非常嚴重的官商勾結狀況

      • 早在福島核電廠發生前,福島核電廠有可能被海嘯侵襲的可能性就已經被提出。然而東京電力(經營福島核電廠的電力公司),卻因為成本考量並沒有加高海嘯牆,最終導致了可悲的福島核災

    • 法定上限是一回事,而真正造成顯著健康風險的數值是另一回事。針對這部分,我們就以目前疏散半徑 20 km 最大輻射劑量的 50 mSv/yr ( 其實平均數值是低於此的 ) 來探討。

      • 根據美國 Health Physics Society,每年劑量凡低於 50mSv,在量化數據上即可忽略其風險。

      • 如果堅持要量化,那首先必須知道的是,每增加 1 Sv,相關疾病罹患率則上升 5.5% ( 多數資料落在 4.5%~6.5% 之間 )。也就是說 50 mSv 作為 1 Sv 的 5%,癌症與其他輻射相關疾病的發生率僅上升 0.25%。而這還是在尚未考量其他減免因素情況下所產生的數值 ( 人體自然代謝機制、自體健康狀況等 )。

      • 另外,這樣的數值也只是相對數值,意思就是若以一般情況下所有癌症相加之 35% 總機率來看,增加 0.25% 的意思即癌症機率絕對數值是從 35% 增為 35.09%。那這是否為可忽略?就算不忽略,現有醫療資源也是絕對可以處理這樣的極微小升幅,更別說政府在政策上會要求地方設立更多健檢中心,讓民眾可接受定期健康檢查。

反核:

  • 若311福島核災等級的災難發生在核四廠

    • 將會有800萬人口20年無法回到自己的原居住地

替代能源政策

台灣

  1. 太陽光電 2 年推動計畫目標在 2025 年達到 17GW Ref:

  2. 風力發電政策 2016 年政府規劃目標在 2025 年由離岸風電提供 5.5 GW Ref:

他國

  • 「五年能源計畫」2030年各能源別的電力占比,分別是燃煤26%、天然氣27%、核能20~22%、再生能源22~24%,其中再生能源將由2016年的15%提升至22%,核能則由2%增加至20%

  1. 德國能源政策走向

    • 書: 《歐洲的心臟 - 德國如何改變自己》

    • 明定廢核時間表,2022 年完成非核家園

    • 生質能源,由畜牧業排泄物投入沼氣發電,全國共有九千座佔發電量 7%

    • 風力發電,一萬六千多座風力發電機,佔發電量 18%

    • 電網設計建立綠電併網,個人小型發電機組多發的電,會直接併入地方配電網使用,並且由國家買電來增加投入意願。

    • 建立節能標準,針對建築物制定每單位面積耗能上限,並鼓勵節能設計與隔熱建材;對化石燃料課徵能源稅和電力稅。

他方專家評論及完整論述

持核:

各方團體評論

各方個人評論區

  • allenlinli

    • 結論:主要因為「台灣斷層地質問題」、「核電廠本身安全性」、「廢棄核廢料」這三點讓我反核

    • 此外的意見

      • 若是想要減碳,應該減少燃煤占比,也就是說以核養綠應該減少燃煤比,提高燃氣比。

      • 若是想要再生能綠,應該增加再生能源占比,也就是說以核養綠應該提高再生能源占比

  • wellsonjain

    • 結論: 與 allen 的反對原因相同,而且以核養綠並沒有提供出足夠充分的養綠能源方向,只是呼口號

    • 德國的電網設計非常值得效法,電力供應的去中心化,讓可能具有季節性的發電模組間轉換(例如夏天太陽能發電效率好,冬天風力發電效率好),雖然目前政府也在推動綠能屋頂全民參與方案,但是在電網的設計佈建上還沒有看到明確的行動

  • eric45g

事實查核:

來源:

事實查核:

事實查核:正方聲稱要回到「馬政府執政時期四成燃煤的合理平衡狀態」,然而經查能源局統計資料(),馬政府執政8年的平均燃煤年發電量佔比(含台電系統、民營電廠和自用設備)是48.11%,而蔡政府執政3年的平均燃煤年發電量佔比則是46%,馬政府的平均燃煤年發電量不但不是4成,甚至還比蔡英文略高,同時馬政府執政的2008年與2009年,燃煤年發電量都高達5成,而2009年的燃煤年發電量是52%,不但是10年來最高,同年的核電年發電量佔比也高達18%,也是全年最高,顯見核電與燃煤不必然是你增我減的關係

疏散半徑 20 km 最大輻射劑量的 50 mSv/yr 其實太嚴格(來源:

來源:莊秉潔以他三年發現指出

台灣有許多非常優質風場,離岸風速前百大有許多點是在台灣海峽上

YouTube: 各國替代能源 20170816 公視全球話新聞 1. 日本能源政策走向

核能 13%,燃煤燃氣 48%,風力 18%,太陽能 7%,生質能源: 8.7%

📣 以核養綠:為何你我必須支持?Part 1 📣 - Dcard

反核: 《拒絕核電_QA破解攻略》

《開放台電----解開「缺電」之謎》

公投辯論

核能流言終結者

綠盟:反對深澳電廠 也不認同以核養綠
觀塘換深澳電廠? 綠盟:非核減煤不需犧牲藻礁生態
以核養綠版:再生能源10%、核能20%、天然氣30% 、燃煤40%
http://zh.nuke.wikia.com/wiki/不蓋核四會缺電嗎?
政府2025非核家園版:再生能源20%、核能0%、天然氣50%、燃煤30%
台電長期電源開發規劃
【地震與核安 - 台灣的活動斷層】 by 陳文山教授 / 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研究所
核一廠1號機2014年底燃料把手鬆脫停機,核二廠2號機2016年大修完立即跳機,立法院之前針對核一1號機和核二2號機有做成決議,要求修復後須向立法院報告後才可重啟,因此政院要動用核能,還需和立院協調。
核二廠2號機停機逾600天 台電:將申請重啟
http://zh.nuke.wikia.com/wiki/核四工程品質
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108304
http://zh.nuke.wikia.com/wiki/核廢料處理的三大法寶
https://goo.gl/5zgGQp
核能無法減煤 轉型才是正道
https://www.moeaboe.gov.tw/wesnq/Views/B01/wFrmB0102.aspx?fbclid=IwAR0UFpGBvl1jBlW8cWJjYmu12jyYfhIFm0C2X6GEok27YrAqQVZ2NP5krcY
https://i.imgur.com/Ma0YbhM.jpg
【投書】讓科學數據說話:以核養綠、非核減煤,誰能讓減污排碳少一點?
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85662
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180605004855-260408
https://newtalk.tw/news/view/2018-10-27/158613
http://zh.nuke.wikia.com/wiki/廢核是世界主流?
https://i.imgur.com/6H1agH6.jpg
http://m.ltn.com.tw/news/life/paper/882351?fbclid=IwAR0hXDqXTz_k9r6ZP0C9S2RXkp0S9c7NlWZYB7F1sEsvhwsBEwRhke7YfbE
https://www.cet-taiwan.org/info/story/3262?fbclid=IwAR0YJduDGZ8JS2MzbImbYltH0gReF8SOZy8K_o3xc7kfoT0vclG13XvmTis
http://zh.nuke.wikia.com/wiki/工業用電優惠與電價
核能流言終結者維基福島核災與另兩歷史核災簡介
https://goo.gl/Z4oo7s)
發表於期刊的論文
能源轉型書面報告
太陽光電2年推動計畫(行政院全球資訊網-重要政策)
太陽光電 17GW 目標,能源局以線找地 | TechNews 科技新報
推動風力發電4年計畫—潔淨能源 乘風而起(行政院全球資訊網-重要政策)
離岸風電是什麼東西?可以吃嗎? - 今周刊
Global Offshore Wind Speeds Rankings - 4C Offshore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mbWK7kMntE
日本公布第5次能源基本計畫,加強實現2030年度目標的措施,並提出2050年能源轉型和脫碳化的方向-能源知識庫
主張「以核養綠」向日看齊,是對日本能源狀況的誤解 -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
Renewable energy in Germany - Wikipedia
https://www.dcard.tw/f/trending/p/229978003?ref=android
https://gumroad.com/l/nonuke2018
https://gumroad.com/l/bdtdG
https://hackmd.io/s/pts-talk-news-11-12-debate
http://nuclearmb.org/#
綠盟:反對深澳電廠 也不認同以核養綠
觀塘換深澳電廠? 綠盟:非核減煤不需犧牲藻礁生態
以核養綠官網完全沒給具體支持核能證據